【近年来,长汀县宣成乡提出打造“将军故里·美丽宣成”的乡村振兴新思路,将红色旅游作为民生事业的突破口,通过深入挖掘开国将军杨成武、著名烈士吴必先、张赤男等人的感人事迹,进一步丰富宣成红色旅游内涵,采用“红色旅游+”的模式,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,走一条具有宣成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】
日前,记者在宣成乡下畲百亩百香果采摘基地看到,当地村民正在基地里进行锄草作业,一颗颗饱满的百香果挂满藤蔓,长势喜人。
近年来,宣成乡通过实施百香果、蜜薯、草珊瑚种植及河田鸡养殖等8个激励性产业帮扶项目,多方式、多渠道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。下畲村的张维海通过成立“海强家庭农场”,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,不仅自身成功实现脱贫,还带动了其他在家务农的贫困户在农闲时到其种植基地进行务工,增加收入。部分贫困户通过在种植基地打理百香果学到了技术,自己也种起了百香果,发展了新的产业,其余贫困户看到,也纷纷学习,形成了良好的风气。
【宣成乡下畲村村民 张维海:在政府支持下,种植了百香果,去年纯收入有四万多块钱,今年可能会增加一部分。今年主要是百香果黄金果种了十亩,目前长势可以,基本上都快上市了。】
下一步,张维海还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引进新的百香果品种,给家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,增收致富。
【宣成乡下畲村村民 张维海:来年想扩大种植继续种百香果,自己有一定的经验种百香果。】
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重点。宣成乡以提升农村产业发展质量为抓手,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,从以数量获取效益逐步转变为以质量获取效益。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重点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
【宣成乡副乡长 邱友盛:我们乡将下畲村作为乡村振兴试点村进行重点打造,探索推行“党建+”工作体系,打造“党建+红色旅游”新品牌,休闲观光农业初具雏形。现已发展草珊瑚、西瓜红蜜薯、百香果种植,蜜蜂养殖等产业,在推动村民增收的同时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】
在发展特色农业中,宣成乡坚持优选优育,种植草珊瑚200亩,规划种植西瓜红蜜薯60亩,做优做强油茶种植、百香果等高优品种,引导林下经济向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,农业产业发展凸显特色化、规模化。
【宣成乡下畲村党支部书记 杨先炎:我们下畲村种植了100亩百香果,还有林下经济,还有西瓜红蜜薯,百亩百香果基地有17户贫困户参与里面。】
在乡村振兴中,长汀县宣成乡着力打造宣成乡“一心两带三区”全域旅游格局。整合全乡三大核心资源,即以杨成武将军精神为主的红色教育资源、山水田绿色休闲资源、客家人文资源,重构杨成武将军精神的育人魅力,培育宣成杨成武将军精神教育品牌,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。充分利用杨成武故居国家级3A景区资源优势,打造“旅游+农业”典型模式,以生态循环为特色,种养相结合的农业生态园。
【宣成乡副乡长 邱友盛:我乡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完善下畲村、长桥片观光农业、生态养殖场、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,升级农事体验区,因地制宜发展我乡旅游、民宿等新兴业态,让乡村可持续发展,并随着时间的推移,释放持久生命力。】